当前位置: 首页 > 长武要闻 > 媒体聚焦 > 正文
借势发力 助力脱贫

陕西传媒网  2017年12月04日  点击:[ ]

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长武县枣园镇,坚持把“三变”改革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区位、人文优势,借助省国资委合力团平台,成功举行了央企省企进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介会等,借势发力,精准招商,主动作为,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枣园镇与县城以河为隔、以山为界,全镇共有2604户9118人,面积51为平方公里,主要以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今年以来,该镇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围绕如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确保脱贫实效,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引进了陕西秦宝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枣园镇郭村牛家咀,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群众参与的方式,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共享、资源依托、共享发展的产业化发展经营模式。

该镇坚持把争项目、建项目作为增活力促增收的重要途径,主动服务,全程跟进,力促项目早投入,发挥效益。加大基础设施,长武县秦宝绿色现代肉牛产业园项目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计划将建设静态存栏量10000头的育肥场1个,配套建设年产5万吨的饲料厂1个,年产3万吨的有机肥厂1座。始终遵循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该项目年存栏良种肉牛10000头,进行6个月的短期育肥后,年出栏肉牛18000头。每年可从周边收购育成牛18000头,全部育肥,年加工优质饲料5万吨,生产优质有机肥3万吨。通过实施肉牛产业化开发与经营,形成了集肉牛良种繁育、直线育肥、饲草种植、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肉牛养殖产业链。

以产业为支撑,拓宽富民渠道。该镇成立了扶贫产业落户枣园镇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重点对项目落地、土地流转、基础配套设施等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对意见有分歧、思想不解放、观念有偏差的群众,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并组织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更新发展观念,借鉴成功经验,理清发展思路,全镇累计流转土地196户830亩,其中贫困户41户150多亩。

同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赴甘肃独店镇进行协商讨论,化解存在问题,凝聚思想共识,为项目的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全面落实责任主体,指定专人联系协调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落户问题。目前,项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部完成,管理中心以及部分生产设施正在筹建顺利。

以“三变”为突破,激发内生动力,该镇在认真学习借鉴、突出盘活资源、激活资金、调动农民的基础上,新建现代化的肉牛产业园区,引导群众土地入股秦宝牧业830亩,每年每亩平均分红600元,带动发展农户196户758人,贫困户41户135人;基地厂区提供养殖、加工、销售等50多个贫困户就业务工岗位,预计每人每月可务工收入1200元。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受益的方式,使分散的资金聚集起来,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在秦宝项目园区建设中,将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入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集体股,按8%的收益作为村集体收益,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目前已达成初步意向,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8万元,有效带动了张家沟、郭村等周边5个村196户贫困户稳定增加。

此外,该镇将无劳动能力以及不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户资金以入股的形式注入秦宝牧业,并引导发展肉牛集中养殖和分散养殖,让贫困户劳动力入股,加入秦宝牧业基地发展肉牛养殖,根据劳动所得,折价收入;采用“借鸡下蛋”,将秦宝肉牛借来自己养,出栏时回收秦宝,利润差归贫困户的养殖模式,与秦宝签订散养养牛合同,订单回收,贫困户赚取养殖差价,既解决了贫困户无产业的问题,又增加了贫困户务工收入。目前,全镇产业资金入股90万元,带动9个村143户贫困户,年户均分红500元;苏陕合作项目资金入股100万元,带动郭村、田家等3个村100户贫困户参与分红,年户均分红800元。(陕西传媒网)